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出自宋代何夢桂《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矇瞍一鼓歌辟雍,始與斯民發(fā)童蒙。
大胥再鼓徵學士,復與學者開天聰。
當其俎豆前陳,甫掖山立。
綴兆序位,登降終日。
吾故鼓之以相禮,所以作爾之強力。
乃若冠蓋孔孟,佩服程朱。
雞鳴而起,亦步亦趨。
吾故鼓之心戒晨,所以覺爾之迷途。
至若理欲昏明,義利白黑。
夕惕不謹,日省何益。
吾故鼓之以謹昏,所以使爾非心之必斥。
嗚呼,鼓人職廢周禮湮,方叔入漢鼓收聲。
舉世聵聵呼不應,千載孔堂比竹音。
鏜然一鼓驚雷霆,撼動天地眾耳醒。
昌黎老死石鼓裂,愧我才薄爭奈此鼓文。
注釋參考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濉?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訢合
(1).謂受感而動,和合融洽?!抖Y記·樂記》:“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為昭焉。天地訢合,陰陽相得?!?鄭玄 注:“訢讀為熹。熹猶蒸也?!?孔穎達 疏:“熹謂蒸動。言樂感動天地之氣,是使二氣蒸動,則天氣下降,地氣上騰?!?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夫雨為天地之訢合?!?/p>
(2).引申為情意投合。 唐 陸贄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則君臣同志,何有不從,遠邇歸心,孰與為亂!化疑梗為訢合,易怨謗為謳歌,浹辰之間,可使丕變?!?唐 白居易 《唐江州興果寺律大德湊公塔碣銘》序:“初,余與師相遇,如他生舊識,一見訢合,不知其然?!?朱自清 《民眾文學的討論》:“若非所寫的情思與民眾訢合無間,又何能至此?”
萬物
萬物 (wànwù)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稑犯娂らL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獣x·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于萬物?!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猍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陽氣
(1).暖氣,生長之氣?!豆茏印ば蝿萁狻罚骸按赫?,陽氣始上,故萬物生?!薄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瓣枤鈩賱t散而為雨露,陰氣勝則凝而為霜雪?!?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十四:“仲春凍初解,陽氣方滿盈?!?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燈光洋溢在這小小的房間內,找不出半個陰森森的暗陬,精致而又舒服的陳設都像在放射溫暖的陽氣?!?/p>
(2).指活人的生氣?!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七:“小道攝召亡魂渡橋來相會,卻是只好留一個親人守著,人多了陽氣盛,便不得來?!?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其憧憧往來之鬼……遇人則避路,畏陽氣也?!?/p>
(3).喜氣;喜色?!段倪x·枚乘<七發(fā)>》:“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李善 注:“《周書》曰:‘民有五氣,喜氣內蓄,雖欲隱之,陽喜必見?!?/p>
(4).比喻精神煥發(fā),得意洋洋。 李廣田 《花潮》:“青年們穿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好像參加什么盛會,不少人已經穿上雪白的襯衫……東張張,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陽氣得很?!?沙汀 《記賀龍》三八:“他陽氣地笑著;而他的神情、態(tài)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覺到,他正是一個除開革命利益,什么也不在乎的人?!?/p>
(5).中醫(yī)學名詞。指具有溫養(yǎng)組織臟器、維持生理功能和固衛(wèi)體表等作用,并充盈于周身之氣。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體作用和名稱亦各有異。《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p>
屏跡
見“ 屏跡 ”。
隱跡。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隱居》:“屏蹟邱園,絶蹤仕進,守其至性,十有五年?!?/p>
亦作“ 屏跡 ”。1.避匿;斂跡?!稌x書·卞壸傳》:“轉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權貴屏跡?!薄侗笔贰ね匕暇吧絺鳌罚骸胺蠲髅C,賊盜屏跡,部內大清?!?唐 吳兢 《貞觀政要·政體》:“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p>
(2).猶隱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有一隱士於此池側,結廬屏跡,博習伎術,究極神理?!?宋 岳珂 《桯史·尊堯集表》:“ 安石 之屏跡 金陵 ,棄置不召者十載?!?清 趙翼 《六十自述》詩:“十年屏跡臥江村,往事真堪目笑存?!?/p>
何夢桂名句,知盧可庵教諭鼓歌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