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出自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譯文
官場上的失意和寄居他鄉(xiāng)的憂思一起涌上心頭,陽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樣,令人心意凄迷。
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樹葉落滿庭院,黃鶯的啼叫也顯得十分嘈雜。
注釋
宦(huàn)情:做官的情懷。
羈思(sì):客居他鄉(xiāng)的思緒。
凄凄:形容悲傷難過。
春半:春季二月。
迷:凄迷。
山城:這里指柳州。
盡:凋零。
榕葉滿庭鶯亂啼:借景諷刺當時把持朝政的守舊派人物。
賞析
詩人就是當上述的在我之情與在物之境相會相融之際,寫出了這樣一首物來動情、情往感物的詩篇。詩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轉迷”,正是彼來此往的交接點。而如果從詩的章法看,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轉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啟后兩句,從而在我與物、情與境之間起了綰合作用。
當然,就對詩歌的要求而言,僅僅我與物會、情與境融是不夠的。這首詩之所以特別凄楚動人,還因為詩人所懷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時的感慨、淡淡的閑愁,詩人所觸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組《秦淮雜詩》,第一首“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煙景似殘秋”,也是寫“春半如秋”。但王詩所懷的情只是感懷往事的一點惆悵之情,所觸的境只是風雨凄其的江南習見之境,兩者交織成篇,雖然也饒有風韻,不失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與柳詩抗衡的。
柳宗元名句,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