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半千歲,歷世同灰劫
出自宋代薛紹彭《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
圣賢尺牘間,吊問相酬答。
不筆或無意,興合自妍捷。
名跡后人貴,品每分真雜。
前世無大度,危亂相乘躡。
白發(fā)如蓮帽,騧馬似瓜貼。
觸事為不祥,兇語棄玉躞。
料簡純吉書,乃有十七貼。
當(dāng)時博搜訪,所得固已狹。
于此半千歲,歷世同灰劫。
真圣掃忌諱,盡入淳化篋。
巍巍覆載量,細事見廣業(yè)。
唐人工臨寫,野馬成百疊。
硬黃脫真跡,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后世皆可法。
注釋參考
于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p>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fù)還之?!?/p>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fù)歸于正,蓋三百年於此矣?!?/p>
半千
(1). 唐 員馀慶 的別名?!杜f唐書·文苑傳中·員半千》:“ 員半千 ,本名 餘慶 …… 義方 嘉重之,嘗謂之曰:‘五百年一賢,足下當(dāng)之矣?!蚋拿?半千 ?!?/p>
(2). 金 雷淵 的別號?!督鹗贰だ诇Y傳》:“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譽,奸豪不法者立箠殺之。至 蔡州 ,杖殺五百人,時號曰‘ 雷半千 ’?!?/p>
歷世
(1).歷代,過去的各個朝代。 漢 班固 《答賓戲》:“賓又不聞 和 氏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歷世莫眡,不知其將含景曜,吐英精,曠千載而流光也。”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唐 興,官學(xué)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明 張居正 《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擅婚庶人,名糧止給五十石,而罪宗庶人,乃得七十餘石,又歷世不減,此恩紀失倫,亦事例之未妥者也?!?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失文明之神旨,先以消耗,終以滅亡,歷世精神,不百年而俱盡矣?!?/p>
(2).累世。謂經(jīng)過幾代。 漢 張衡 《東京賦》:“銘勛彝器,歷世彌光。”《后漢書·張純傳》:“ 純 在朝歷世,明習(xí)故事?!?/p>
灰劫
(1).佛教語。指大三災(zāi)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峽州劉伯華使君四十韻》:“藥囊親道士,灰劫問胡僧?!?宋 米芾 《山光寺》詩:“仙來石畔懷灰劫,鶴語池邊勸后生?!?/p>
(2).指被兵火毀壞后的殘跡。 清 葉燮 《集吳天章傳清堂感舊限紅字》:“忽驚灰劫餘芳砌,重愴 山陽 拭槁桐。”
薛紹彭名句,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貓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