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惡衰歇,義心感親和
出自宋代馬廷鸞《次韻周公謹(jǐn)見寄》:
退之懷桂林,藥物珍陸離。
物情惡衰歇,義心感親和。
我生欠一死,不死當(dāng)語誰。
與我制頹齡,悠悠白云期。
注釋參考
物情
物情 (wùqíng) 情理 principle 物情世態(tài) 人情 human feelings 人心 popular feeling 事多放濫,物情生怨衰歇
衰歇 (shuāixiē) 衰落并趨向止息 decline and come to an end心感
(1).謂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 《王澤流人心感策》:“澤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p>
(2).心里感動,感激。 元 范康 《竹葉舟》楔子:“累蒙書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螢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謂功名唾手可拾,豈知累科下第,惶恐難歸,以此拜訪無顏。”《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 張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舉止并定親以前怎樣先私下問他許多的話都傾心吐膽的告訴了婆婆。 安太太 更是心感?!?/p>
親和
親愛和睦?!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 契 主司徒,百姓親和。” 葉圣陶 《小病》:“兩人依然很親和,剛才的爭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馬廷鸞名句,次韻周公謹(jǐn)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