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聞楞伽經,只對清翠光
出自唐代李頎《光上座廊下眾山五韻》:
名岳在廡下,吾師居一床。
每聞楞伽經,只對清翠光。
。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氣盤古壁轉,勢引幽階長。
。
愿游薜葉下,日見金爐香。
注釋參考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p>
(2).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韋應物 《寄恒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p>
清翠
碧綠,鮮綠。 碧野 《富春江畔》:“ diao{1*1}魚{1|1}臺 在 富春江 七里瀧 上游不遠,兩座峭崖聳立江邊。山色清翠,更增添江流的澄碧?!?/p>
李頎名句,光上座廊下眾山五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