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遑問身事,師友難為言
出自唐代鮑溶《山行經(jīng)樵翁》:
我心勞我身,遠(yuǎn)道誰與論。
心如木中火,憂至常自燔。
。
披訪結(jié)恩地,世人輕報(bào)恩。
女無良媒識,知入何人門。
。
寒日行深山,路由谷中村。
田翁樵采熟,男女謳吟喧。
。
借問身命謀,上言愧乾坤。
時(shí)清公賦薄,力勤地利繁。
。
下念草木年,坐家見重孫。
舉案饋賓客,糟漿盈陶尊。
。
醉閑鹿裘暖,白發(fā)舞軒軒。
仰羨太古人,余將破行轅。
。
遑遑問身事,師友難為言。
離歌又行去,落日低寒泉。
注釋參考
遑遑
遑遑 (huánghuáng) 驚慌不安的樣子。也作“皇皇” disturbed;alarmed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獣x·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身事
(1).指人的經(jīng)歷和遭遇。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撫身事而識苦,念親愛而知樂?!?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p>
(2).指行蹤。 唐 杜甫 《樓上》詩:“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p>
(3).自身的事情。 唐 趙嘏 《寄歸》詩:“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閒人。”
(4).親身事奉?!短綇V記》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陸扆》:“ 扆 為宰相 韋昭度 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屢告 昭度 ?!?/p>
師友
師友 (shīyǒu) 老師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teacher and friend 貧乏無以遠(yuǎn)尋師友為言
(1).與之說話;與之交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為言?!?/p>
(2).猶為意?!妒酚洝す荜塘袀鳌罚骸?管仲 貧困,常欺 鮑叔 , 鮑叔 終善遇之,不以為言?!?/p>
詐偽之言。為,通“ 偽 ”?!对姟ぬ骑L(fēng)·采苓》:“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薄对姟ぬ骑L(fēng)·采苓》:“人之為言,胡得焉?!?孔穎達(dá) 疏:“人之詐偽之言。” 陳奐 傳疏:“古‘為、偽、譌’三字同?!睹姟繁咀鳌疄椤?,讀作‘偽’也。為言即讒言,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p>
鮑溶名句,山行經(jīng)樵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