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咨夔《送曹滬南赴闕》:
聞之善治水,不與水爭勢。
順流導漢漾,徐當過三澨。
又聞善登山,不與山爭力。
緩步出朝陽,晚亦到崧極。
展也曹滬南,所學見所履。
致身以登山,應(yīng)物以治水。
幾年蠶叢州,歸問長安道。
巴船五百料,太半外省草。
白駒在彼谷,桑扈鶯其領(lǐng)。
人物方眇然,惜此方眇然,惜此尺璧景。
疏梅耿絕碕,飛夢隨去漿。
索蓍為占之,圣功得蒙養(yǎng)。
注釋參考
善治
(1).善于治理;好好治理?!独献印罚骸罢浦?,事善能?!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敖?漢 繼 秦 之后,如朽木糞墻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2).猶善政?!豆茏印醒浴罚骸盁o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明 宋濂 《六經(jīng)論》:“心既不正,則鄉(xiāng)閭安得有善俗,國家安得有善治乎?”
不與
不與 (bùyǔ)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鳌ゑR中錫《中山狼傳》洪咨夔名句,送曹滬南赴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