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羅隱《魏城逢故人》
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fēng)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
好云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釋參考
別恨
離別之愁。 唐 高適 《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詩:“別恨隨流水,交情脫寶刀?!?宋 舒亶 《散天花》詞:“驪歌齊唱罷,淚爭流。悠悠別恨幾時休?!?清 李景福 《與宋懌先同舟至廣陵即返白下口占贈別》:“聚歡良不易,別恨復(fù)相仍。”
心斷
猶心碎。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思舊都兮心斷,憐故人兮無極?!?/p>
離聲
別離的聲音。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前蜀 韋莊 《上行杯》詞:“芳草 灞陵 春岸,柳煙深,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明 皇甫沖 《于巖石山眺東西兩湖》詩:“檣烏有離聲,磯鷗無并翼?!?/p>
入夢
入夢 (rùmèng) 指睡著( ),有時也指別人出現(xiàn)在自己的夢中 fall asleep羅隱名句,魏城逢故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