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抗章論祀事,賢侯不減漢平當(dāng)
出自宋代彭龜年《和壽岡楊先生上丁四首》:
禮成綿蕝蕝固遐方,揭此威儀日月光。
他日抗章論祀事,賢侯不減漢平當(dāng)。
注釋參考
他日
他日 (tārì)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 他日見于王?!睹献印ち夯萃跸隆?他日驢一鳴?!稇?zhàn)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濉?周容《芋老人傳》 愿他日得志。 以往;昔日 former days;former times;bygone days抗章
向皇帝上奏章。 宋 蘇舜欽 《兩浙路轉(zhuǎn)運使王公墓表》:“每改秩,必抗章辭避,若不勝任。”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從,抗章固辭,豈汲汲富貴歟!” 明 宋濂 《雷府君墓志銘》:“‘母年耄矣,忍縻好爵而不歸養(yǎng)乎!’即日抗章辭職?!?康有為 《東事戰(zhàn)敗》詩:“ 遼 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車多?!?/p>
賢侯
對有德位者的敬稱。 三國 魏 邯鄲淳 《贈吳處玄詩》:“見養(yǎng)賢侯,於今四祀。” 唐 權(quán)德輿 《武公神道碑銘》:“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賢侯通人,多與公為道義之交?!?明 無名氏 《鳴鳳記·驛里相逢》:“盛德感賢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會張明府惕庵以予將去粵有諸生無福之嘆》詩:“孤負賢侯屬望奢,幾時帶草盡開花?!?/p>
不減
不減 (bùjiǎn) 不次于,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dāng)年平當(dāng)
公平允當(dāng)。 三國 魏 曹操 《以高柔為理曹掾令》:“掾清識平當(dāng),明于憲典。”《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開布誠心,厝懷平當(dāng),親禮國士,友接佳流。”《隋書·骨儀傳》:“ 開皇 初,為侍御史,處法平當(dāng),不為勢利所回?!?/p>
彭龜年名句,和壽岡楊先生上丁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紫藤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