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韓維《答蘇子美見寄》:
暮春游京洛,適與夫子遘。
衣焦未及展,挈酒且相就。
佳林延涼飚,廣夏蔭清晝。
浩然塵盧醒,坐看天骨秀。
殷勤述平昔,感歡道艱疚。
談辭足端倪,懷抱去蒙覆。
志愿始云獲,睽攜遽然又。
君舟既南馳,我馬亦東走。
還譙寡儔侶,孤學(xué)日以陋。
高風(fēng)邈難樣,離抱曷其救。
得君別后詩,滿紙字騰驟。
汪洋莫知極,精密不可耨。
峻嚴山岳停,奔放江海漏。
伏讀晝夜并,文義僅通透。
有如享太牢,繼以金石侑。
惟君抑雄才,文字乃兼副。
要當(dāng)被金甲,獨立諸將右。
指揮神武師,為國縛狂寇。
獻俘天子廷,功以鐘鼎鏤。
勉哉俊其時,此論講已舊。
注釋參考
未及
未及 (wèijí) 來不及 before 老師未及說完,下課鈴響了 并未涉及 not involve 他所說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相就
(1).主動靠近;主動親近。 唐 元稹 《蟆子》詩之一:“將身遠相就,不敢恨非辜?!?宋 秦觀 《雷陽書事》詩:“蚩氓托絲布,相就通慇懃。”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 江寧 一書生,宿故家廢園中,月夜有艷女窺窗,心知非鬼即狐,愛其姣麗,亦不畏怖,招使入室,即宛轉(zhuǎn)相就,然始終無一語。” 魯迅 《<偽自由書>后記》:“捕房律師 王耀堂 以被告誘未滿十六歲之女子,雖其后數(shù)次皆該女自往被告家相就,但按法亦應(yīng)qiang{1*1}奸罪論,應(yīng)請訊究。”
(2).會面。 明 李贄 《送汪鼎甫南歸省母序》:“丁酉歲余住 西山 極樂精舍 ,而 鼎甫 復(fù)來京師,與余相就。”
韓維名句,答蘇子美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一路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