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之道《寄題魯如晦需堂》:
魯僖有賢裔,家在吳江東。
宏詞與奧學(xué),浩渺江無窮。
魁然棟梁姿,久困荊棘中。
抱能未施邦,殆與張籍同。
人皆盲於心,我目昏不矇。
而君乃能勇退,奉祠環(huán)堵宮。
筑圃號(hào)通隱,花竹羅青紅。
郡山涌其前,湖光湛沖瀜。
日哦松菊間,志氣驕王公。
客來醉需堂,飲食沾奴童。
嗟予老且倦,齒豁仍頭童。
田蕪未能歸,慚愧通隱翁。
注釋參考
齒豁
齒缺。指年老。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髮禿齒豁,不見知己?!?梁啟超 《新民說》十四:“其潦倒者,則八股八韻,風(fēng)簷矮屋,磨至頭童齒豁之年?!?/p>
頭童
頭發(fā)脫落。指年老。 清 姚鼐 《題夢(mèng)樓集》詩:“與君交久無如我,竝到頭童白頷髭?!?清 曾國藩 《黃仙嶠前輩詩序》:“毀齒而鉤研聲病,頭童而不息。”參見“ 頭童齒豁 ”。
王之道名句,寄題魯如晦需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