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建中《開垣曲山路成》:
為郡鹽同臥理,鹽民情識我鹽情。
三秋鹽得公事,一月繞山行。
砥柱全拋險,黃河日接平。
周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借助林鹽潤,增饒國計成。
虞州訪遺跡,吳坂念長鳴。
董澤蒲侵綠,巫咸水傍清。
人懷絳縣老,地嘆夏臺傾。
下馬聽泉發(fā),登原待月生。
盤醒讀碑版,扶持立刀兵。
晚靄聞鐘斷,微陽喜雨晴。
峭空崖背落,斗截嶺西橫。
仙恐臨王屋,高疑見析城。
去車知軌轍,連畝有農(nóng)耕。
彩錯翻朝旆,錚鏦擊夜鉦。
鑿開青石壁,填貯白云坑。
舊幕憐才俊,嘉言許道亨。
何當(dāng)議險阻,始信說分明。
不倦共廉使,常存濟物誠。
計時聊就筆,千古愧題名。
注釋參考
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妒酚洝ぶ鼙炯o》:“﹝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p>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清 孔廣森 《轉(zhuǎn)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p>
李建中名句,開垣曲山路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