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拜怎生搢笏,徐行也要扶筇
出自宋代劉克莊《西江月(腰痛,舊傳陳復(fù)齋名方,歲久失之)》:
思邈方書(shū)去失,休文老病來(lái)攻。
新年筋力太龍鍾。
腰似鐵錨兒重。
雅拜怎生搢笏,徐行也要扶筇。
田翁邀飲不能從。
難伴諸公上雍。
注釋參考
雅拜
古代九種跪拜儀式之一。跪拜時(shí)先屈一膝,再屈一膝。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 朱文公 云:‘古者男子拜,兩膝齊屈,如今之道拜。 杜子春 注《周禮》奇拜,以為先屈一膝,如今之雅拜,即今拜也?!?/p>
怎生
怎生 (zěnshēng) 怎樣;怎么 how;what 怎生不捎帶個(gè)字兒來(lái)? 務(wù)必;無(wú)論如何 must 小生有一簡(jiǎn),怎生煩小娘子送去搢笏
亦作“ 搢忽 ”。1.插笏。古代君臣朝見(jiàn)時(shí)均執(zhí)笏,用以記事備忘,不用時(shí)插于腰帶上。《穀梁傳·僖公三年》:“ 陽(yáng)穀 之會(huì),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諸侯?!?范寧 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墨子·公孟》:“ 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見(jiàn) 子墨子 ?!?畢沅 校注:“忽即笏字?!薄赌绿熳觽鳌肪硪唬骸疤熳哟蠓嵫嫀搸?,搢曶夾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清 吳偉業(yè) 《吳門(mén)遇劉雪舫》詩(shī):“ 新樂(lè)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2).引申指朝見(jiàn)。 明 董谷 《碧里雜存·寶志公》:“ 圣祖 異焉,勅建 靈谷寺 ……命太常歲祭,行搢笏之禮焉?!?/p>
徐行
緩慢前行?!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靶煨泻箝L(zhǎng)者,謂之弟;疾行先長(zhǎng)者,謂之不弟。” 唐 柳宗元 《鈷鉧潭記》:“流沫成輪,然后徐行。” 宋 曾鞏 《喜晴》詩(shī):“今晨霾曀一掃蕩, 羲和 徐行驅(qū)六龍。” 郭沫若 《曼陀羅華》:“我默默地徐行, 哈夫人 在后面跟著?!?/p>
劉克莊名句,西江月(腰痛,舊傳陳復(fù)齋名方,歲久失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