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梁啟超《拆屋行》:
麻{1|1}衣病嫠血濡足,負(fù)攜八雛路旁哭。
窮臘慘栗天雨霜,身無完裙居無屋。
自言近市有數(shù)椽,太翁所搆垂百年,中停雙木彗未滿七,府貼疾下如奔弦。
節(jié)度愛民修市政,要使比戶成殷闐,袖出圖樣指且畫,剋期改作無遷延。
懸絲十命但恃粥,力單弗任惟哀憐。
吏言稱貸豈無路,敢以巧語干大權(quán),不然官家為汝辦,率比旁舍還租錢。
出門十步九回顧,月黑風(fēng)凄何處路,只愁又作流民看,明朝捉收官里去。
彼中凡無業(yè)游民皆拘作苦工。
市中華屋連如云,哀絲豪竹何紛紛,游人爭說市政好,不見街頭屋主人。
注釋參考
懸絲
靠一根絲吊著。多比喻極危殆。《壇經(jīng)·行由品》:“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別》:“圣主恩深寬斧鑕,嘆餘生險似懸絲?!?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紀(jì)》:“且又遭墩鎖十載,命若懸絲。”
十命
指比“九錫”更多一種賜予的特殊榮譽(yù)。 三國 蜀 諸葛亮 《答李嚴(yán)書》:“若滅 魏 斬 叡 ,帝還故居,與諸子并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按,古代并無十命之制,此乃假設(shè)之詞。參見“ 九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