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代元好問《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huì)(張家鼒南塘本訂誤云,會(huì)疑當(dāng)作館)》:
小山招飲,恨還丹、不至人間豪杰。
南渡衣冠多勵(lì)集,蕭灑蘭亭三月。
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復(fù)。
黃壚雖近,老懷空感存歿。
誰辦八表神游,古來登覽,此日俱湮沒。
天景云光搖醉眼,興在珠宮瑤闕。
布席崧臺(tái),脫巾石壁,散我蕭蕭發(fā)。
短歌悲慨,海濤響振林樾。
注釋參考
短歌
短歌 (duǎngē) tanka 日文五行詩的固定形式,其第一行與第三行各有五個(gè)音節(jié),其它各有七個(gè)音節(jié) 形式短小的漢語古典歌行詩悲慨
悲傷感慨。 晉 王羲之 《又與殷浩書》:“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 宋 劉克莊 《水調(diào)歌頭·游蒲澗追和崔菊坡韻》詞序:“后二十五年,奉使 嶺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調(diào)歌頭》,以寓悲慨云?!?何其芳 《畫夢錄·獨(dú)語》:“絕頂?shù)歉?,誰不悲慨的一長嘯呢?”
海濤
(1).海浪。 唐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之二:“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峯疊海濤?!?明 王守仁 《泛海詩》:“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fēng)。” 王國維 《<紅樓夢>評(píng)論》:“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頗憶挈 盧敖 ,東過 蓬萊 浴海濤?!?/p>
(2).指海濤聲。 葉圣陶 《倪煥之》十:“喧嚷聲、笑語聲、小兒啼哭聲混合在一起,像有韻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濤?!?/p>
響振
響聲振動(dòng)。 漢 王粲 《七釋》:“《巴渝》代起,鞞鐸響振?!?/p>
林樾
林木;林間隙地。 唐 皮日休 《桃花塢》詩:“夤緣度南嶺,盡日寄林樾?!?宋 朱熹 《西寮》詩:“畬田種胡麻,結(jié)草寄林樾?!?清 杜岕 《游嘉善寺》詩:“旭日穿林樾,嵐光宕屋檁。”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詩:“遙山白于曉,林樾失翠黛?!?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她看見一個(gè)人攜著她底女兒從海邊上來,穿過林樾,一直走到跟前。”
元好問名句,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huì)(張家鼒南塘本訂誤云,會(huì)疑當(dāng)作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