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盤屈獻(xiàn)與羲,付與耳孫世守之
出自宋代樓鑰《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dāng)時晉人刻。
磚雖破裂文多全,妙畫遠(yuǎn)過蘭亭鐫。
其間曲水悲夫字,駸駸欲度驊騮前。
我家阿連縛虎手,更得退堂方外友。
王君系出三槐家,參坐會文真耐久。
田丁初來獻(xiàn)小硯,尋見津津若微溜。
細(xì)看背刻晉獻(xiàn)之,永和仿佛在旁右。
亟訪田家叩所從,始知墓崩隨意取。
大磚支床得前段,掀倒浮屠全尾首。
字為十行行十二,百十有七二字漏。
交螭方壺不復(fù)見,貞石摧藏松亦朽。
我得此碑喜不寐,摩挲三嘆嘆未有。
興寧甲子十四周,更閱三年仍乙丑。
若非洞曉未來數(shù),安知八百余年后。
坡翁應(yīng)未見此志,金蟬之銘何絕類。
又知文章有暗合,智謀所見略相似。
二王遺蹤無所遺,誰知地下此段奇。
三君共為成勝事,至寶呈露端有時。
越山盤屈獻(xiàn)與羲,付與耳孫世守之。
煩君更為護(hù)幽竁,或恐意如猶有如。
注釋參考
盤屈
盤曲。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東去丈餘,古根盤屈,若龍虺之狀。”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長岡巨阜,紆餘盤屈,以相拱揖抱負(fù)。” 明 徐渭 《理葡萄》詩:“園有 月支 藤,盤屈四五咫?!?/p>
付與
拿出;交給:盡力完成時代~我們的使命。
耳孫
《漢書·惠帝紀(jì)》:“上造以上及內(nèi)外公孫耳孫有罪當(dāng)刑及當(dāng)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耳孫者,玄孫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遠(yuǎn),但耳聞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孫,曾孫也?!庇忠?晉灼 曰:“耳孫,玄孫之曾孫也?!?顏師古 注:“耳孫,諸説不同。據(jù)《平紀(jì)》及《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孫之耳孫。耳音仍……據(jù)《爾雅》:‘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瘡募憾鴶?shù),是為八葉,則與 晉 説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卑?,《類篇·耳部》:“昆孫之子為耳孫?!焙蠖嘁浴岸鷮O”泛指遠(yuǎn)代子孫。 金 段成己 《題梁氏靜樂堂》詩:“ 叔敬 有耳孫,犖犖與時異?!?明 唐寅 《世壽堂》詩:“鷄窠小兒是鼻祖,鳩枝老子為耳孫。” 清 沉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 林霽山 《孤山》詩:‘耳孫今白髮,酹酒滿寒蕪?!?章炳麟 《秦政記》:“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雖不與政柄,而公卿為伏謁;耳孫疏屬,皆氣稟於縣官?!?/p>
樓鑰名句,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