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雍《歲暮自貽》:
當(dāng)年志意欲橫秋,今日思之重可羞。
事到強圖皆屑屑,道非真得盡悠悠。
靜中照物情難隱,老后看書味轉(zhuǎn)優(yōu)。
談塵從容對賓客,薦章重疊誤公侯。
已蒙賢杰開青眼,不顧妻孥怨白頭。
谷口鄭真焉敢望,壽陵馀子若為謀。
鼎間龍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廢講求。
一枕晴窗睡初覺,數(shù)聲幽鳥語方休。
林泉好處將詩買,風(fēng)月佳時用酒酬。
三百六旬如去箭,肯教襟抱落閑愁。
注釋參考
當(dāng)年
當(dāng)年 (dāngnián) 過去某一時期 in those days 故先生者,當(dāng)年而霸,楚莊王是也?!?漢· 韓嬰《韓詩外傳》 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當(dāng)年,這兒還沒有鐵路 又指某人的事業(yè)、活動或生命的那個全盛時期 遙想公瑾當(dāng)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他正當(dāng)年,干活不知累 當(dāng)年 (dàngnián) 在事情發(fā)生的同一年 the same year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dāng)年就收回了投資志意
(1).思想;精神?!盾髯印ば奚怼罚骸爸疽庑迍t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薄俄n詩外傳》卷四:“血氣平和,志意廣大,行義塞天地,仁知之極也。” 明 方孝孺 《送金文舉歸省序》:“自非志意之相同,道術(shù)之相感,烏能相恤而不厭哉!”
(2).意愿?!侗饼R書·平秦王歸彥傳》:“ 歸彥 既地居將相,志意盈滿,發(fā)言陵侮,旁若無人?!?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三:“ 鳳翔 以監(jiān)司賄致節(jié)鉞,志意已滿,當(dāng)不知有此語?!?/p>
(3).猶意志。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后數(shù)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濡羽,飛而灑之。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 宋 陸游 《賀湯丞相啟》:“歷萬變而志意愈堅?!?/p>
橫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風(fēng)情張日,霜氣橫秋?!?唐 李白 《悲清秋賦》:“水流寒以歸海,云橫秋而蔽天?!?宋 范仲淹 《和運使舍人觀潮》之一:“長風(fēng)方破浪,一氣自橫秋?!?/p>
(2).形容人的氣勢之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短衫壓手氣橫秋,更著仙人紫綺裘。” 明 屠隆 《曇花記·嚴(yán)公冤對》:“英雄蓋世氣橫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六篇:“他( 曾補人 )的年紀(jì)其實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實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來曼梭 ,自比吾家 國藩 ,或許還是他的客氣吧?”
(3).形容老氣。 朱自清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臉?biāo)栖饺匮屏?,眼波湛湛橫秋?!?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目》:“蓋聞朱顏既醉,最憐炯炯橫秋?!?/p>
今日
(1).本日;今天?!睹献印す珜O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xiàn)在?!斗Y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臺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臺 南 臺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邵雍名句,歲暮自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