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億《喜賀梁三入翰林》:
六鰲云海冠蓬萊,玉署深嚴(yán)枕斗魁。
漢殿論兵得頗牧,梁園作賦掩鄒枚。
趨朝御案香盈袖,侍宴仙莖露滿杯。
五色天書看視草,懸知獨(dú)有長卿才。
注釋參考
六鰲
亦作“ 六鰲 ”。神話中負(fù)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隨潮波上下往還?!暗劭至黛段鳂O,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於是 岱輿 、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jì)。”事見《列子·湯問》。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yuǎn)?!吩姡骸暗歉咔?,望遠(yuǎn)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贈鎮(zhèn)府》詩:“六鼇還鎮(zhèn)澥,八柱獨(dú)承天?!?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詩》:“雄驅(qū)島嶼飛千里,怒戰(zhàn)貔貅走六鰲?!?
云海
云海 (yúnhǎi) 俯視時(shí)看到的如海濤起伏的云,泛指海天高遠(yuǎn);蒼茫空闊之境 sea of clouds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玉署
(1).官署的美稱。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終朝守玉署,方夜勞石扉?!薄赌鲜贰ざ餍覀髡摗罚骸伴T同玉署,家號金穴。” 宋 楊萬里 《送丁子章將漕湖南》詩之三:“看渠還玉署,老我正歸耕。” 王闿運(yùn) 《丁文誡誄》:“光舊德而文通,宜早翔於玉署?!?/p>
(2).指玉堂。翰林院別稱。 唐 吳融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詩:“花飛絮落水和流,玉署詞臣奉詔游。” 元 鄧元原 《賀圣節(jié)表》:“名叨玉署,目極璇霄。” 明 王洪 《留別孫孟博》詩:“草廬晦跡憐君老,玉署登名愧我先?!?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一:“惟 康熙 六年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一等公 索尼 ,既未與金甌之卜,亦不由玉署而來,予謚‘文忠’,實(shí)為異數(shù)?!?/p>
(3).指玉宮,道觀。 唐 王勃 《九成宮東臺山池賦》:“若夫金臺妙境,玉署仙居。” 宋 陶穀 《清異錄·獸》:“道家流書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
深嚴(yán)
(1).深邃嚴(yán)密。 唐 李綽 《尚書故實(shí)》:“自柜而入,則別有幽房邃閣,詰曲深嚴(yán)。”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九:“ 賈黃中 ‘青綸輝映輕前古,丹地深嚴(yán)隔世塵’……燦然有貴氣?!?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觀此情形,必非內(nèi)庭深嚴(yán)邃密之地?!?/p>
(2).指深沉莊嚴(yán)。 宋 蘇軾 《策略五》:“及至后世,壞先王之法,安於逸樂而惡聞其過,是以養(yǎng)尊而自高,務(wù)為深嚴(yán),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p>
(3).謂極為嚴(yán)格。《金史·文藝傳下·王庭筠》:“﹝ 庭筠 ﹞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詩律深嚴(yán),七言長篇尤工險(xiǎn)韻?!?/p>
斗魁
(1).指北斗七星之第一至第四星,即樞、璇、璣、權(quán)?!妒酚洝ぬ旃贂罚骸霸诙房?,貴人之牢?!?/p>
(2).泛指北斗。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斗魁當(dāng)北坼,地軸向西偏?!?清 曹寅 《送竹村北試》詩之二:“掌大懸香閣,文光射斗魁?!?清 張君玉 《以鄉(xiāng)兵挫諸北門圍解壯之》詩:“ 越南 本是 南交 宅,還見文明耀斗魁。”
(3).喻指德高望重或才學(xué)冠世而為眾人景仰的人。 清 唐孫華 《哭座主玉峰尚書徐公》詩:“千秋製作垂金石,一代宗師識斗魁?!眳⒁姟?斗山 ”。
楊億名句,喜賀梁三入翰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