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人與法俱空,何須到岸筏方舍
出自宋代程公許《上后溪?jiǎng)㈤w學(xué)》:
如來藏有大經(jīng)卷,無古無今無成壞,卷這可納一毫端,舒之彌綸於法界。
眾生與佛同受持,謂有定法便虛假。
祗園食飽洗缽坐,何曾有意一場(chǎng)話。
空生強(qiáng)起鑒太虛,立字安名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況有卵胎并濕化。
要知人與法俱空,何須到岸筏方舍。
雙林大士更周庶,來對(duì)蕭翁間拍報(bào)。
于今唱頌四十九,同此經(jīng)傳四天下。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義諦最深解。
以宿誓愿悲濟(jì)心,具堅(jiān)固力清凈戒。
父子孫曾一道場(chǎng),良窳精粗大爐冶。
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diào)奭斗}壽斝。
耆齡天為開九帙,后學(xué)心知宗大雅。
吾親千里勤劬,授我軸書字端楷。
金銀絢爛滿云藍(lán),是不誑語真語者。
鬼神秘護(hù)知幾年,持以壽翁翁勿詫。
愿翁覺性日?qǐng)A明,愿翁眉?jí)蹅浼兾r。
如金剛體不可壞,以大方便福朝野。
注釋參考
知人
(1).謂能鑒察人的品行、才能?!稌じ尢罩儭罚骸爸藙t哲,能官人?!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立其弟以成義,然卒其子復(fù)享之。” 宋 曾鞏 《贈(zèng)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擇將如擇醫(yī),以知人為能事。”
(2).謂懂人事。《史記·趙世家》:“ 趙簡(jiǎn)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p>
(3).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抖Y記·中庸》:“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鄭玄 注:“知天、知人,謂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階者,知人也?!?林堯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韓愈 《贈(zèng)太傅董公行狀》:“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p>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程公許名句,上后溪?jiǎng)㈤w學(xu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