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真山民《冬暮小齋》:
布襪青鞋敝絮袍,松扉柴幾小衡茅。
云酣才釀臘三月,梅吐又橫春一梢。
炭為驟寒偏索價(jià),酒因不飲懶論文。
窮年兀兀從人笑,未用多方作解嘲。
注釋參考
布襪青鞋
(1).多指隱者或平民裝束。 宋 楊萬里 《題王季安主簿佚老堂》詩之二:“布襪青鞋已懶行,不如宴坐聽啼鶯?!?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整琴書襆被,換布襪青鞋,一隻扁舟載。”
(2).借指隱居。
成語解釋原指平民的服裝。舊時(shí)比喻隱士的生活。同“青鞋布襪”。布襪青鞋出處清·丁耀亢《續(xù)jin{1*1}瓶{1*1}梅》第十八回:“玳安二十七歲,長面無須,穿青夾襖、藍(lán)綿布褲、布襪青鞋;孝哥上穿藍(lán)布綿襖、青布夾褲、青云頭鞋。”松扉
松門;柴門。 唐 皮日休 《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宋 孫覿 《春事》詩:“茆棟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明 文徵明 《煎茶詩贈履約》:“酒客不通塵夢醒,臥看春日下松扉?!?清 唐孫華 《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延客開松扉,書堂散誦讀?!?/p>
衡茅
1.衡門茅屋,簡陋的居室。真山民名句,冬暮小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