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朱翌《寄張子公》:
政和書圣人拜賢書,陛臚春書曉傳天衢書。
集英殿下八百眾,一時如公此策無。
萬口一詞期第一,擢之第三眾不懌。
諸公貴人原相識,戒閽走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藥石,國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執(zhí),妄意得蒙子公力。
六年一別安宜北,憂患壓人氣不出。
聞之減米符離日,首陽激貪用一律。
鳴呼四海鳴鋒鏑,白晝豺狼恣吞吸。
帝在奉天頗倉卒,絲綸政渴宣公筆。
緘情遠(yuǎn)附雪原鹡,原公來扈巡南蹕。
平泉松菊凌霜碧,伐叛亭成燕賓戚。
起居因書問晨夕,宜為蒼生調(diào)鼎食。
注釋參考
平泉
指 平泉莊 。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詩:“ 洛 客最閑唯有我,一年四度到 平泉 。” 宋 辛棄疾 《歸朝歡·丁卯歲寄題眉山李參政石林》詞:“瑯玕無數(shù)碧。風(fēng)流不數(shù) 平泉 物?!?清 錢謙益 《山莊八景詩·錦峰晴曉》:“ 錦峯 云物近 平泉 ,烏榜紅欄咽畫船?!?/p>
松菊
松與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堅貞節(jié)操或具有堅貞節(jié)操的人。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贈別》詩:“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絶羣?!?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八:“ 陶潛 酷似 臥龍 豪,萬古 潯陽 松菊高?!?/p>
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潔,堅貞不屈。 南朝 宋 謝惠連 《甘賦》:“嘉寒園之麗木,美獨(dú)有此貞芳;質(zhì)葳蕤而懷風(fēng),性耿介而凌霜?!?唐 李白 《鳴雁行》:“客居煙波寄 湘 吳 ,凌霜觸雪毛體枯?!?清 吳定 《示諸生書》:“澗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氣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楊朔 《寄亞非作家會議》:“收獲完畢就該翻耕土壤,播種上凌霜傲雪的冬麥了?!?/p>
伐叛
討伐叛逆。 晉 劉琨 《勸進(jìn)表》:“柔服以德,伐叛以刑??姑魍詳z不類,杖大順以肅宇內(nèi)?!?唐 杜甫 《歸夢》詩:“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賓戚
賓客和親戚。 唐 韓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終朝巖洞間,歌鼓燕賓戚?!?/p>
朱翌名句,寄張子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