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倪翼周《青玉案》
熙春堂下花無數(shù)。紅紫映、桃溪路。蝶往蜂來知幾許。翠筠亭外,綠陽堤畔,時聽嬌鶯語。綺筵羅列開樽俎。況總是、神仙侶。競舉笙歌持玉醑。介公眉壽,年年此日,常與花為主。
注釋參考
翠筠
綠竹。 唐 白居易 《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笛竹出 蘄春 ,霜刀劈翠筠?!?宋 蔡伸 《飛雪滿群山》詞:“翠筠敲竹,疏梅弄影,數(shù)聲雁過南云。” 清 汪琨 《水龍吟·送龔璱人出都》詞:“任紅蕉題就,翠筠書徧,餞詞人句?!?/p>
時聽
時人的視聽。 漢 蔡邕 《朱公叔謚議》:“懼禮廢日久,將詭時聽。”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后序》:“雖其言鄙野,足以備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夸示后學(xué)。”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凡典雅之詩,皆不合時聽?!?/p>
鶯語
(1).鶯的啼鳴聲。 晉 孫綽 《蘭亭》詩之二:“鶯語吟脩竹,游鱗戲瀾濤。” 唐 白居易 《琵琶引》:“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陳三立 《園夜聽驟雨》詩:“賸得放晴澆茗椀,隔枝鶯語可分明?!?/p>
(2).形容悅耳的語音或歌聲。 宋 張先 《醉桃源》詞:“歌停鶯語舞停鸞, 高陽 人更閑?!?徐遲 《牡丹》三:“她經(jīng)常穿蜜黃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鶯語瀝瀝,粉香四溢。”
倪翼周名句,青玉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