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于文字外,會取法無生
出自宋代王炎《送僧惠日歸蟠龍山》:
宴坐團蒲穩(wěn),何緣有此行。
理元無作止,事亦要經營。
鶴錫尋歸路,龍宮出化城。
更于文字外,會取法無生。
注釋參考
文字
文字 (wénzì)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墩f文解字敘》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取法
[take as one's model] 效法
詳細解釋取以為法則;效法?!抖Y記·三年問》:“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薄稘h書·魏相傳》:“天子之義,必純取法天地,而觀於先圣?!?宋 秦觀 《主術》:“愿鑒 漢 唐 之弊,專取法於 仁祖 ?!?zhou{1-1}恩{1~1}來 《老區(qū)半老區(qū)的土改與整黨工作》八:“ 平山縣 的典型經驗,應為各地所取法?!?/p>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币槐咀鳌盁o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咸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王炎名句,送僧惠日歸蟠龍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