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朱敦儒《滿江紅》
竹翠陰森,寒泉浸、幾峰奇石。銷畏日、溪蒲呈秀,水蕉供碧。筠簟平鋪光欲動,紗裯高掛空無色。似月明、蘋葉起秋風(fēng),瀟湘白。不敢笑,紅塵客。爭肯羨,神仙宅。且披襟脫帽,自適其適。靖節(jié)窗風(fēng)猶有待,本初朔飲非長策。怎似我、心閑便清涼,無南北。
注釋參考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fēng)!’”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過?!?/p>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wèi)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薄端囄念惥邸肪砦逦逡?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愿故鄉(xiāng)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
脫帽
(1).表示認罪?!逗鬂h書·耿秉傳》:“ 安得 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大任》:“白頭脫帽,身膺徽纆?!?/p>
(2).表示恭敬。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 王劭 《齊志》述 洛干 感恩,脫帽而謝?!比纾好撁敝戮?。
(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盃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疏野》:“筑室松下,脫帽看詩。” 宋 蘇軾 《送張?zhí)煊X河?xùn)|提刑》詩:“脫帽風(fēng)流餘長史,埋輪家世本 留侯 ?!?/p>
(4).謂地主、富農(nóng)、反革命分子等經(jīng)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自適
自適 (zìshì) 自我舒適 self-ease朱敦儒名句,滿江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成語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