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風生五兩懸,不周風起人南還
出自元代楊維楨《重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詩》:
朔方圣人啟中天,天府之國宅幽燕。
帝車回旋統(tǒng)幅員,南海北海無中邊。
海陵餫餉至領(lǐng)顓,龍驤萬斛誰開先。
神人手執(zhí)鯨鯢鞭,朝發(fā)扶桑暮咸淵。
清明風生五兩懸,不周風起人南還。
炮云不作飏不顛,神燈在天大珠圓。
帝曰開府其區(qū)堧,出{1|1}臺入省居才賢。
將軍來自西子闐,高明大屋重翚騫。
十風五雨熟大田,天倉如泉積陳身。
武夫翼艘挾飛仙,天人交贊利萬全。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萬年。
注釋參考
清明風
謂東南風?!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懊魇L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薄妒酚洝ぢ蓵罚骸扒迕黠L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p>
五兩
(1).謂兩只配成一雙?!对姟R風·南山》:“葛屨五兩,冠緌雙止。” 朱熹 集傳:“兩,二履也?!?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當與伍通,行列也。言陳履者,必以兩為一列也。乃與冠緌必雙,男女有匹之義合。”
(2).猶言五匹?!吨芏Y·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薄抖Y記·雜記下》:“納幣一束,束五兩?!?鄭玄 注:“納幣謂昏禮納徵也。十個為束,貴成數(shù)。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今謂之匹?!?/p>
(3).五兵技巧。《呂氏春秋·簡選》:“ 晉文公 造五兩之士五乘,鋭卒千人?!?高誘 注:“兩,技也,五技之人?!?陳奇猷 校釋引 金其源 曰:“五兩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謂勇士。五兩之士,謂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稱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晉 之五兩, 吳 之多力、利趾, 越 之習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雖出征調(diào),猶選練中程?!?/p>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測風器。雞毛五兩或八兩系于高竿頂上,籍以觀測風向、風力?!段倪x·郭璞<江賦>》:“覘五兩之動靜?!?李善 注:“兵書曰:‘凡候風法,以雞羽重八兩,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軍營中?!?許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風也, 楚 人謂之五兩也?!?唐 獨孤及 《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斐侍御》詩:“東風滿帆來,五兩如弓弦?!?宋 賀鑄 《木蘭花》詞:“朝來著眼沙頭認,五兩竿搖風色順?!?明 張四維 《雙烈記·虜循》:“被他火箭飛來緊。我船五緉見火就著?!?/p>
不周風
風名。西北風。《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易緯·通卦驗》:“立冬,不周風至?!?/p>
起人
(1).早起的人。 唐 陸龜蒙 《曉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襲美》詩:“平波落月吟閒景,暗幌浮煙思起人?!?/p>
(2).出動人眾?!端疂G傳》第二九回:“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廝打,他卻有 張團練 那一班兒正軍,若是鬧將起來,和營中先自折理。”
楊維楨名句,重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