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亦何如,淪胥受漂蕩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涉漢至隆中有感》:
曉渡漢水陽,平川去如掌。
春深風(fēng)日老,雨后桑麻長。
麥田渺無際,竹墅清可賞。
家家傍林落,往往成族黨。
溪頭浣紗女,十五自來住。
我來三月暮,甚作三浙想。
愛此重躊躇,凄然復(fù)悵惘。
邊頭兵未動,農(nóng)事日以廣。
只今烽火地,開辟無曠壤。
緬思生人情,本自樂安養(yǎng)。
每遭我輩誤,遂使汝曹枉。
承平未災(zāi)變,北地極豐穰。
中間一喪亂,殺戮同草莽。
赤子亦何如,淪胥受漂蕩。
縉紳欲辭罪,世道終安放。
歌罷叫葛公,英靈歘來享。
注釋參考
赤子
赤子 (chìzǐ) 剛生的嬰兒 a newborn baby;an infant 人民 the people何如
何如 (hérú) 如何,怎么樣 how about;why not;what do you think 今日之事何如?!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誠好惡何如?!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則何如?!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wouldn’t it be better 與其強(qiáng)攻,何如智取淪胥
(1).相率牽連?!对姟ば⊙拧び隉o正》:“若此無罪,淪胥以鋪?!?毛 傳:“淪,率也。” 鄭玄 箋:“胥,相鋪徧也。言王使此無罪者見牽率相引而徧得罪也?!?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中》:“‘鋪’字當(dāng)訓(xùn)病,《韓詩》作‘痡’,本字也。謂相率而入於刑,入於刑則病苦?!?/p>
(2).泛指淪陷、淪喪?!稌x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淳風(fēng)杪莽以永喪,縉紳淪胥而覆溺?!?唐 張鷟 《游仙窟》:“下官堂構(gòu)不紹,家業(yè)淪胥。”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一身長瓠落,四海竟淪胥?!?嚴(yán)復(fù) 《論教育書》:“神州之陸沉誠可哀,而四萬萬之淪胥甚可痛也?!?/p>
漂蕩
(1).在水上浮動。 唐 李商隱 《河清與趙氏昆季宴集得擬杜工部》詩:“此中真得地,漂蕩釣魚船?!?明 劉基 《解語花》詞:“羅幕掩數(shù)行清淚,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蕩隨流水。”
(2).沖刷,沖。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有 亮 所造八陣圖,東跨故壘,皆纍細(xì)石為之……今夏水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三:“兩扇忽闢,大水漂蕩,盜皆溺死?!?明 唐順之 《與白伯倫儀部書》之二:“矢石馳驅(qū),風(fēng)波漂蕩,豈是人情所樂。” 清 劉大櫆 《張豹林墓志銘》:“先高祖厝在淺土,猝為山水所漂蕩?!?/p>
(3).沖沒,淹沒?!赌鲜贰R紀(jì)下·廢帝東昏侯》:“八月乙巳,蠲遇水資財漂蕩者,今年調(diào)稅。” 宋 蘇軾 《徐州祈雨青詞》:“ 河 失故道,遺患及於東方; 徐 居下流,受害甲於他郡,田廬漂蕩,父子流離。” 清 任泰學(xué) 《質(zhì)疑·周易》:“水流沙際,不免有漂蕩之患?!?/p>
(4).漂泊;流浪。 唐 杜甫 《偶題》詩:“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宋 王安石 《寄友人》詩之三:“一別三年至一方,此身漂蕩只殊鄉(xiāng)。”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丈夫漂蕩今如此,卻話 巴 山夜雨時?!?清 孫枝蔚 《贈汪舟次》詩:“維余漂蕩人,髮素血將枯?!?/p>
(5).猶蕩漾。形容景物美好。 唐 李商隱 《江東》詩:“今日春光太漂蕩, 謝 家輕絮 沉 郎錢。”
(6).飄飛;飄揚(yáng)。 唐 李商隱 《流鶯》詩:“流鶯漂蕩復(fù)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清 洪昇 《長生殿·私祭》:“你看鶯亂飛,草正芳,恰好應(yīng)清明雨漂蕩?!?巴金 《發(fā)的故事》:“他的嘆聲不能夠沖破屋頂,又折了回來,怨憤地在房里四處漂蕩。”
項(xiàng)安世名句,涉漢至隆中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