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去年春天,在這戶人家里,我看見那美麗的臉龐和桃花互相襯托,顯得分外紅潤。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注釋
都:國都,指唐朝京城長安。
人面:指姑娘的臉。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笑: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題都城南莊問答
問:《題都城南莊》的作者是誰?
答:題都城南莊的作者是崔護
問:題都城南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題都城南莊是唐代的作品
問:題都城南莊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出自 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問: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的下一句是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問:出自崔護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護名句大全
題都城南莊賞析
全詩四句,這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后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面。
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痹娙俗プ×恕皩ご河銎G”整個過程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幕?!叭嗣嫣一ㄏ嘤臣t”,不僅為艷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xiàn)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
第二個場面: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jié),還是花木扶疏、桃樹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lián)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樹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chǎn)生的感慨,回環(huán)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jīng)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盡管這首詩有某種情節(jié)性,有富于傳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帶有戲劇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敘事詩,而是一首抒情詩?!氨臼隆笨赡苡兄谒膹V泛流傳,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義卻在于抒寫了某種人生體驗,而不在于敘述了一個人們感興趣的故事。它詮釋了一種普遍性的人生體驗:在偶然、不經(jīng)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這也許正是這首詩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shù)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尋春遇艷”和“重尋不遇”是可以寫成敘事詩的。作者沒有這樣寫,正說明唐人更習慣于以抒情詩人的眼光、感情來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 同家弟賦蠟梅詩得四絕句朱朱與白白,著意待春開。那知洞房里,已傍額黃來。
- 詠史下慕容恪霜雹風沙雜亂飛,段龕地下見春歸。時來但處周公位,歷舉華人百世希。
- 劉世疏庵亂草枯茅町疃場,寒風捲地日荒荒。有來提起山庵話,又是先生朽骨香。
- 偈頌一百五十首不見一法在門外,平地無端自活埋。若是金毛師子子,急須移步入門來。
- 送唐生京師英豪域,車馬日紛紛。唐生萬里客,一影隨一身。出無車與馬,但踏車馬塵。日食不自飽,讀書依主人。夜夜客枕夢,北風吹孤云。翩然動歸思,旦夕來叩門。終年少人識,逆旅惟我親。來學媿道矒,贈歸慚橐貧。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指家大嶺北,重湖浩無垠。飛鴈不可到,書來安得頻。
- 玉照堂梅花飄落如雪陣陣翻空回旋飛,綴巾沾袖卻橫吹。東風秘授看花訣,不在開時在落時。
- 感古十首共工觸不周,荊卿悲易水。所遭雖異時,等為血氣使。爭帝力已窮,報怨反害已。一為狂夫愚,一為刺客靡。二者俱無成,三嘆而已矣。
- 次竹溪韻跋志仁工部柞木詩冥搜險韻攪枯腸,音義時乎取斷章。吾窶僅能茅破屋,君材真可棟明堂。居然挺挺過蒼柏,勝似蕭蕭種白楊。識草木名須博覽,夜窗燈火恰新涼。
- 慶清朝(上樓大參·十一月十五)天啟重光,地鐘上瑞,有人起自東山。當年謝傳,幾曾鶴發(fā)貂冠。不似文章雋老,重來鳴步斗樞間。洪鈞轉(zhuǎn),五原草綠,太白兵閑。運慶今朝初度,正日添紋線,月掛冰盤。恩重御壺宣勸,喜溢天顏。聽取沙堤好語,金科紅篆押千官。春長在,調(diào)元鼎里,不假還丹。
- 花心動(荷花·夏景)綠水平湖,浸芙渠爛錦,艷勝傾國。半斂半開,斜立斜敧,好似困嬌無力。水仙應赴瑤池宴,醉歸去、美人扶策。駐香駕、擁波心媚容,倩妝顏色。曾見苕川澄碧。勻粉面、溪頭舊時相識。翠被繡裀,彩扇香篝,度歲杳無消息。露痕滴盡風前淚,追往恨、悠悠蹤跡。動怨憶。多情自家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