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文璞《道中望茅山有感》:
危亭對名岳,畢景扶鉤欄。
白鷺?biāo)挪爝^,低昂若弓彎。
去歲負(fù)笈游,最住元符間。
櫟林帶修竹,清派流珊珊。
離留叫晝靜,洞天生春寒。
偉哉老宗師,作屋云雨端。
竟為殺蟲蟻,不活升龍鸞。
遺體但解蛻,故宮亦燒殘。
今創(chuàng)已半舊,萬柱扶玄壇。
遂以兩不借,一筇履巑岏。
入宅問玉斧,采芝投金環(huán)。
墨沼篆結(jié)字,丹臺(tái)氣成盤。
將謂便隱遁,遽爾罹間關(guān)。
夷甫麈尾墮,荀令香爐閑。
再獲望奇秀,恍然神觀還。
如見大仙伯,被發(fā)綠映山。
兩君控鵠從,俱著漢小冠。
俗累當(dāng)復(fù)馳,煮藥鼎欲翻。
注釋參考
蟲蟻
(1).猶蟲豸。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七:“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唐 杜甫 《縛雞行》:“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周作人 《故鄉(xiāng)的野菜》:“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眳⒁姟?蟲豸 ”。
蟲螘:1.猶蟲豸。 清 唐甄 《潛書·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賤視其臣民,如犬馬蟲螘之不類於我?!眳⒁姟?蟲蟻 ”。
(2).比喻卑賤的人。
(3).表示自謙?!逗鬂h書·列女傳·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蟲螘之赤心。”
(2).對禽鳥等小動(dòng)物的通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蟲蟻兒里多情的,鶯兒第一?!?凌景埏 校注:“指小的鳥雀和蟲,也寫作‘蟲鷖’。”《水滸傳》第六二回:“卻説 燕青 為無下飯,拿了弩子去近邊處尋幾個(gè)蟲蟻吃。”《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有個(gè)客人,時(shí)常要買蟲蟻?!?/p>
龍鸞
(1).龍與鳳。亦喻賢士。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跡遍 湘 干。比物荃蓀,連類龍鸞。”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 鹿門 上?;?,牀下拜龍鸞?!?/p>
(2).喻華美的文章。語本《文選·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李善 注:“鸞龍,鱗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呂向 注:“鸞龍,有五色文章也?!?唐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 裴生 覽千古,龍鸞炳天章?!?/p>
(3).喻指樂器聲音美妙,如龍吟鳳鳴。 宋 葉適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詩:“龍鸞變化異,笙笛音製殊。”
周文璞名句,道中望茅山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