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雜詠一百首劇孟》:
向令從七國,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稱賞,非知劇孟人。
注釋參考
向令
假如?!稌x書·張華傳》:“﹝ 馮紞 曰﹞向令 太祖 録其小能,節(jié)以大禮,抑之以權(quán)勢,納之以軌則,則亂心無由而生。” 宋 陸游 《讀杜詩》詩:“向令天開 太宗 業(yè), 馬周 遇合非公誰?”
假使。 唐 韓愈 《通解》:“嚮令三師恥獨(dú)行,慕通達(dá),則 堯 之日,必曰得位而濟(jì)道,安用讓為? 夏 之日,必曰長進(jìn)而否退,安用死為? 周 之日,必曰和光而同塵,安用餓為?”
七國
(1).指 戰(zhàn)國 時 秦 、 楚 、 燕 、 齊 、 韓 、 趙 、 魏 七國?!妒酚洝ぬK秦列傳》:“凡天下戰(zhàn)國七。” 漢 許慎 《<說文解字>序》:“其后諸侯力征,不統(tǒng)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 春秋 則二百餘國, 戰(zhàn)國 為七國?!?/p>
(2).指 漢景帝 時 吳 、 楚 、 趙 、 膠西 、 濟(jì)南 、 菑川 、 膠東 七個諸侯國。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時發(fā)動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妒酚洝ぴ魂隋e傳列》:“ 吳 楚 七國果反,以誅 錯 為名?!?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太慰帥師,甫下 滎陽 ,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晉 潘岳 《西征賦》:“成七國之稱亂,飜助逆以誅 錯 ?!?/p>
自列
自陳;自白。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薄顿Y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辛亥,使其弟 祕 逼 新蔡王 晃 詣西堂叩頭自列?!?胡三省 注:“自列,自陳列其事。” 宋 王安石 《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三狀》:“伏念臣以資序在臣右而行能宜蒙此選者尚多,故嘗自列至于八九?!?/p>
陪臣
(1).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諸侯以大夫?yàn)槌?,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qū)τ谔熳?,大夫之家臣對于諸侯,都是隔了一層的臣,即所謂“重臣”,因之都稱為“陪臣”。(1)古代諸侯的卿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過於 周 , 周 西鄙掠之。辭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將逃罪?!?杜預(yù) 注:“諸侯之臣稱於天子曰陪臣?!薄抖Y記·曲禮下》:“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鄭玄 注:“亦謂諸侯之卿也……陪,重也。” 孔穎達(dá) 疏:“其君已為王臣,己今又為己君之臣,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薄妒酚洝R太公世家》:“ 周 欲以上卿禮 管仲 , 管仲 頓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薄段倪x·陸機(jī)〈謝平原內(nèi)史表〉》:“陪臣 陸機(jī)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張含 ,齎板詔書印綬,假臣為平原內(nèi)史。” 李善 注:“ 蔡邕 《獨(dú)斷》曰:諸侯境內(nèi),自相以下,皆為諸侯稱臣,於朝皆稱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論語·季氏》:“ 孔子 曰:‘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2).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亦稱“ 陪臣 ”。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 宗道 曰:‘僕與 夏 主比肩從事天子,若 夏 主自來,當(dāng)相為賓主。爾陪臣也,安得為主人?!?清 昭槤 《嘯亭雜錄·阿文成相度》:“ 安南國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饋公土儀,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問陪臣好?!?/p>
劉克莊名句,雜詠一百首劇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