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正{1|1}法眼藏,十圣好知。
祠密玄風(fēng),三賢罔測。
靈機湛寂,體妙希夷。
不落今時,豈該數(shù)量。
撈籠品類,陶鑄群情。
三世諸佛,異口同宣。
六代祖師。
亞肩垂示。
瑯函玉偈,遍滿龍宮。
海角天涯,潛敷奧義。
或瞻或禮,迥脫根塵。
若見若聞,俱成種智。
回光照徹,契本幽微。
印古印今,非前非后。
圓伊獨露,方號流通。
超出化門,是真常住。
衲僧孔竅,放過一著。
檀那分上,又且如何。
壽山隱隱侵云際,福海滔滔似鏡平。
注釋參考
超出
超越;超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其超出萬物,亦已靈矣?!?瞿秋白 《亂彈·談?wù)劊既诵校尽罚骸耙驗樗乃枷氲乃骄€和科學(xué)智識的豐富,超出于許多自以為‘寫實主義文學(xué)家’之上。”
常住
(1).佛教語。永存?!斗ㄈA經(jīng)》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jīng)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fù)變壞?!?/p>
(2).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薄赌淆R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3).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对企牌呋`》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zhèn)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薄端疂G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云游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fù)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4).道觀中的主事者?!对企牌呋`》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yǎng)?!?/p>
釋道寧名句,偈六十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