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官貴居事,能不閑采拾
出自宋代張舜民《鄉(xiāng)人言》:
郴江有奇石,似牛伏岸側(cè)。
鄉(xiāng)人久相傳,過者有顛覆。
我與鄉(xiāng)人謀,鑿去可勿留。
祇消一日力,得弭千歲憂。
鄉(xiāng)人顧我笑,官必有闇拙。
大者不能圖,小者安能說。
方今民間事,頗有急於石。
當(dāng)官貴居事,能不閑采拾。
我有本多田,今乃身無居。
雖有兒女輩,售人為婢奴。
破家不足恡,所恨骨肉離。
官今將骨肉,好去將何之。
我雖有田里,亦聞官念此。
念此不能為,何用居官爾。
乃指江中石,此物如有神。
不覆廉善士,獨(dú)傾貪虐人。
官今幸過此,行李都無害。
將我言日思,勿為貧賤懈。
我聞鄉(xiāng)人言,背顙俱汗流。
欲問破家因,恐為明者羞。
注釋參考
當(dāng)官
當(dāng)官 (dāngguān) 做官 be an official;secure official position貴居
對(duì)他人家宅的敬稱。《平妖傳》第十回:“ 蛋子和尚 道:‘如今我説了,你也不信,貴居去此不遠(yuǎn),列位休散了,大家去做個(gè)證見?!娙说溃骸?邢大哥 莫慌,既然同到宅上,自然有個(gè)分曉?!?/p>
見“ 貴倨 ”。
不閑
不嫻熟,不精通。 三國(guó)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閑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 長(zhǎng)卿 同風(fēng),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 三國(guó)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涌泉,發(fā)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閑?!?/p>
不得閑暇?!冻o·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長(zhǎng),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王逸 注:“閒,暇也?!?唐 盧綸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詩:“道合偏多賞,官微獨(dú)不閒。”
采拾
(1).采摘拾取。《后漢書·江革傳》:“ 革 負(fù)母逃難,備經(jīng)阻險(xiǎn),常採拾以為養(yǎng)。”《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jì)》:“軍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採拾於野,殍踣於行路者。” 宋 沉括 《夢(mèng)溪補(bǔ)筆談·藥議》:“ 嶺 南深山中有大竹……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而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藥品?!?/p>
(2).搜求;拾?。贿x取?!稌x書·謝尚傳》:“ 尚 於是採拾樂人,并製石磬,以備太樂。”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太宗 得 魏徵 ,採拾闕遺,弼成圣政。” 宋 洪巽 《旸谷漫錄》:“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hù)如捧璧擎珠,甫長(zhǎng)成,則隨其姿質(zhì),教以藝業(yè),用備士大夫採拾娛侍?!?/p>
猶選取。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吳郡僧智書》:“ 伊公 在 亳 , 渭老 師 周 ,旌賁邱園,采拾衡巷?!?/p>
張舜民名句,鄉(xiāng)人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