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歡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
出自唐代王昌齡《錄自《文鏡秘府論》》: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
《寄歡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
《見譴至伊水》黃葉亂秋雨,空齋愁暮心。
《客舍秋霖呈席姨父》通經(jīng)彼上人,無跡任勤苦。
《題上人房》楓橋延海岸,客帆歸富春。
《送鄔賁覲省江東》陵藪寒蒼茫,登城遂懷古。
《登城懷古》河口餞南客,進帆清江水。
《送別》遷客又相送,風(fēng)悲蟬更號。
微雨隨云收,蒙蒙傍山去。
日夕辨靈藥,空山松桂香。
墟落有懷縣,長煙溪樹邊。
青桂花未吐,江中獨鳴琴。
還家望炎海,楚葉下秋水。
注釋參考
得罪
得罪 (dézui) 使人不快或懷恨;冒犯;獲罪 offend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適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睹魇贰ずH饌鳌?又得罪舅姑?!啤?李朝威《柳毅傳》本性
本性 (běnxìng) 即天性。固有的性質(zhì)或個性 natural instincts;natural character;nature 本性難移然諾
然諾 (ránnuò) 允諾,答應(yīng)?!还鼙磉_方式如何,對未來要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某些事所做的保證 promise 而布衣之徒,設(shè)取予然諾,千里誦義?!妒酚洝び蝹b列傳》 布衣相與,尚有沒身不負(fù)然諾之信。——《后漢書·申屠剛傳》 重然諾王昌齡名句,錄自《文鏡秘府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