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出自唐代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
驃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
促舞跳趫筋節(jié)硬,繁辭變亂名字訛。
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zhuǎn)空傞傞。
俯地呼天終不會(huì),曲成調(diào)變當(dāng)如何。
德宗深意在柔遠(yuǎn),笙鏞不御停嬌娥。
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
古時(shí)陶?qǐng)蜃魈熳?,遜遁親聽康衢歌。
又遣遒人持木鐸,遍采謳謠天下過。
萬人有意皆洞達(dá),四岳不敢施煩苛。
盡令區(qū)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
秦霸周衰古官廢,下堙上塞王道頗。
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傳稱魚鱉亦咸若,茍能效此誠足多。
借如牛馬未蒙澤,豈在抱甕滋黿鼉。
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
是非倒置自古有,驃兮驃兮誰爾訶。
注釋參考
矜異
夸耀與眾不同?!端问贰じ祱蛴醾鳌罚骸罢撌戮?,略無回隱,退與人言,不復(fù)有矜異色。” 沉昌直 《<柳溪竹枝詞>序》:“然則此詞之作,實(shí)且為鄉(xiāng)邦民史之先聲;又豈第以一歌一唱相矜異而已哉!”
聲教
聲威教化。《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漢 班固 《東都賦》:“窮覽萬國之有無,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唐 薛能 《國學(xué)試風(fēng)化下》詩:“英明高比日,聲教下如風(fēng)。”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一:“國初聲教所被,固宜保塞稱藩者,享王恐后矣?!?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參與文治聲教的事業(yè),我們理當(dāng)從命。”
齊民
(1).猶平民?!肚f子·漁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薄稘h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馬,弋獵博戲,辭齊民?!?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若今言平民矣?!?清 趙翼 《華崗》詩:“同為一齊民,莫呼歸長吏。”
(2).謂治理人民。《韓非子·八經(jīng)》:“設(shè)法度以齊民,信賞罰以盡民能?!?宋 梅堯臣 《訪施八評(píng)事》詩:“嬾問齊民術(shù),喜看 莊叟 書。”
薦瘥
一再發(fā)生疫?。簧钪氐臑?zāi)禍。薦,通“ 洊 ”。《詩·小雅·節(jié)南山》:“天方薦瘥,喪亂弘多?!?鄭玄 注:“天氣方今又重以疫病?!?唐 岑參 《感舊賦》:“昊天降其薦瘥,靡風(fēng)發(fā)於時(shí)令?!?明 陳子龍 《曜靈》詩之一:“天之薦瘥,藴隆如焚。”
元稹名句,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