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出自唐朝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王孫滿》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注釋參考
興亡
興亡 (xīngwáng) 興盛與衰亡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不在
不在 (bùzài)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jī)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楚子
(1).指 春秋 時(shí) 楚王 。因 楚 君始封為子爵,故稱?!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楚子 問於 子產(chǎn) 曰:‘ 晉 其許我諸侯乎?’對曰:‘許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故 魏絳 諷君於 后羿 , 楚子 訓(xùn)民於‘在勤’?!?唐 張九齡 《郢城西北樊妃冢》詩:“ 楚子 初逞志, 樊妃 嘗獻(xiàn)箴。”
(2).指 楚 人; 楚 地?!稘h書·高帝紀(jì)上》:“ 羽 ( 項(xiàng)羽 )使卒三萬人從 漢王 , 楚 子、諸侯人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從 杜 南入 蝕中 ?!?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 楚 子,猶言 楚 人也。” 唐 皎然 《兵后與故人別予西上至今在揚(yáng)楚》詩:“ 淮 上春草歇, 楚 子秋風(fēng)生?!?/p>
(3).對人的貶稱。《宋書·黃回傳》:“ 回 拳捷果勁,勇力兼人,在 江 西與諸楚子相結(jié),屢為劫盜。”《南史·陳伯之傳》:“﹝ 伯之 ﹞年十三四,好著獺皮冠,帶刺刀,候鄰里稻熟,輒偷刈之。嘗為田主所見,呵之曰:‘楚子莫?jiǎng)樱 ?余嘉錫 《釋傖楚》:“蓋 南朝 以三 吳 為京畿,故自 春秋 時(shí)故 吳 地以外,皆謂之 楚 。及其用以稱人,則又有貴賤之分。凡士大夫之有田舍氣者,但笑其語音之‘楚’而已。至于閭里小人,田夫牧豎,少年輕剽勇悍者,皆謂之‘楚子’,乃甚賤之之詞?!?/p>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度龂萘x》第九六回:“ 趙云 慌忙下馬伏地曰:‘?dāng)≤娭畬?,何勞丞相遠(yuǎn)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jīng)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抖鼗妥兾募らL興四年中興殿應(yīng)圣節(jié)講經(jīng)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p>
重輕
(1).謂加重刑于輕罪?!渡叹龝と?qiáng)》:“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qiáng);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p>
(2).指重與輕、高與下。 漢 賈誼 《新書·六術(shù)》:“喪服稱親疏以為重輕,親者重,疏者輕?!?宋 曾鞏 《王君俞哀辭》:“其為辭章可道,恥出較重輕,漠然自如?!?/p>
(3).謂品題、評論。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東坡公 元祐 時(shí)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諸公卿,率有標(biāo)目殆徧也,獨(dú)於 司馬溫公 不敢有所重輕。” 金 王若虛 《<揚(yáng)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為公重輕。”
(4).指對全局有重大影響;關(guān)系全局的重要因素?!缎绿茣づ岫葌鳌罚骸捌渫u(yù)德業(yè)比 郭汾陽 ,而用不用常為天下重輕。” 宋 歐陽修 《乞出第一札子》:“蓋以執(zhí)政之臣,天下之所瞻望,朝廷以為重輕?!?清 錢謙益 《送張?zhí)幨克既胃斑|東參謀序》:“ 劇孟 , 雒陽 博徒耳, 吳 、 楚 之際, 亞夫 得之如一敵國。 張?jiān)?、 吳昊 之徒,曳石署書,以撼中國,而卒棄之為 西夏 用。布衣處士之能為人國重輕何如也?”
(5).猶重視;重要。《東周列國志》第三三回:“ 孝公 曰:‘有 楚 不必有 齊 。寡人流離萬死之餘,幸社稷不隕,得從末歃為榮,何足重輕,而褻此簡牘為耶?’” 郭沫若 《戰(zhàn)聲集·詩歌國防》:“我們這民族如是比 馬雅 人還要劣等,那就讓他死盡也無多大的重輕,然而這民族卻是世界上的選民?!?/p>
周曇名句,春秋戰(zhàn)國門王孫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