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李冠《六州歌頭》
凄涼繡嶺,宮殿倚山阿。明皇帝。曾游地。鎖煙蘿。郁嵯峨。憶惜真妃子。艷傾國,方姝麗。朝復(fù)暮。嬪嬙妒。寵偏頗。三尺玉泉新浴,蓮羞吐、紅浸秋波。聽花奴,敲羯鼓,酣奏鳴鼉。體不勝羅。舞婆娑。正霓裳曳。驚烽燧。千萬騎。擁雕戈。情宛轉(zhuǎn)?;昕諄y。蹙雙蛾。奈兵何。痛惜三春暮,委妖麗,馬嵬坡。平寇亂。回宸輦。忍重過。香瘞紫囊猶有,鴻都客、鈿合應(yīng)訛。使行人到此,千古只傷歌。事往愁多。
注釋參考
三尺玉
喻劍。 元 房皥 《賣劍行贈韋臣》:“滄海波未澄,無人斬長鯨。 韋郎 三尺玉,匣中鳴不平?!?/p>
秋波
(1).秋天的水波。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秋波落 泗水 ,海色明 徂徠 。” 唐 溫庭筠 《蘇武廟》詩:“ 茂陵 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宋 辛棄疾 《菩薩蠻》詞:“不似遠(yuǎn)山橫,秋波相共明?!?/p>
(2).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南唐 李煜 《菩薩蠻》詞:“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輿 欲語防飛梭?!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zhèn)雷峰塔》:“那娘子和丫鬟艙中坐定了,娘子把秋波頻轉(zhuǎn),瞧著 許宣 ?!?葉圣陶 《倪煥之》十:“女郎的步子該怎樣把兩腿交互著走咯,拈著手帕的那只手該怎樣搭在腰間咯,眼光該怎樣傳送秋波咯……他們都一絲不茍地陳說著,監(jiān)督著?!?/p>
(3).喻指蘊(yùn)含著的深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要說的是直到現(xiàn)在,由事實證明,我才明白了去年京派的奚落海派,原來根柢上并不是奚落,倒是路遠(yuǎn)迢迢的送來的秋波?!?/p>
李冠名句,六州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