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瞻《魏文侯城》:
曰自戰(zhàn)國爭雄來,何城不荒為壘培。
治亂興廢詎足哀,矧無名號寒於灰。
晉壤剖裂分家陪,魏至文侯功業(yè)恢。
三師經(jīng)術(shù)王跡開,五臣御侮強敵摧。
況有成子相君才,吳起將兵亦偉哉。
內(nèi)諮禮樂古典該,外強量旅騰風(fēng)雷。
足尊天子朝靈臺,烏用此城高崔嵬。
城之峻矣維其頹,宮之廣矣今蒿萊。
黍離興難悲邅回,如侯萬國徒塵埃。
一時火熾俄燼煨,惟有陋俗知營財。
注釋參考
三師
(1). 北魏 以后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見《通典·職官一》。 唐 竇常 《奉賀太保岐公》詩:“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師?!薄督鹗贰ぐ俟僦疽弧罚骸叭龓?。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皆正一品,師范一人,儀刑四海?!?/p>
(2).星名?!端问贰ぬ煳闹径罚骸叭?,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東,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師?!?/p>
(3).三國的軍隊?!蹲髠鳌る[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杜預(yù) 注:“三國之軍在 戴 ,故 鄭伯 合圍之?!?/p>
(4).佛教語。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師和教授師。 唐 道宣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三:“若論發(fā)戒功,與三師齊德,何為不請之乎?可準(zhǔn)三師而請?!眳⒁姟?三師七僧 ”。
經(jīng)術(shù)
猶經(jīng)學(xué)?!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仲尼 悼禮廢樂崩,追脩經(jīng)術(shù),以達(dá)王道?!?唐 張祜 《投常州從兄中丞》詩:“史材誰是伍,經(jīng)術(shù)世無雙。”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罷黜詩賦崇經(jīng)術(shù),儒生講習(xí) 丘 與 軻 ?!?章炳麟 《黃先生傳》:“余少時從本師 德清 俞君 游,亦數(shù)謁先生。先師任自然,而先生嚴(yán),重經(jīng)術(shù),亦各從其性也?!?/p>
王跡
見“ 王跡 ”。
亦作“ 王跡 ”。帝王之功業(yè)?!稌の涑伞罚骸爸劣?大王 ,肇基王跡。” 孔 傳:“ 大王 修德,以翦齊 商 人,始王業(yè)之肇跡。”《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然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及 齊桓 之霸,爰窺王跡。” 宋 宇文虛中 《古劍行為劉善長作》:“公家祖皇提三尺,素靈中斷開王跡。”
臣御
臣妾仆御?!秶Z·吳語》:“今孤不道,得罪於君王,君王以親辱於孤之弊邑,孤敢請成,男女服為臣御?!?/p>
強敵
強敵 (qiángdí) 引起恐懼、恐怖或憂慮的敵人 formidable enemy;formidable foe 力量強大的敵人 powerful enemy;powerful foe趙瞻名句,魏文侯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