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野《寄唐異山人》:
不見琴書友,相思二十秋。
能消幾席別,便是一生休。
未得云迎步,還應(yīng)雪滿頭。
何時各攜杖,竟去會嵩丘。
注釋參考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shí)》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shí);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p>
嵩丘
亦作“ 嵩邱 ”。1. 嵩山 。 晉 潘岳 《懷舊賦》:“前瞻 太室 ,傍眺 嵩丘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逆 胡 竊號,剝亂中原,雖平 伊 洛 ,填 嵩丘 ,不足以掩宮城之骸骨?!?唐 賈島 《病起》詩:“ 嵩邱 歸未得,空自責(zé)遲迴。”
(2).泛指高山。 唐 韓愈 《駑驥》詩:“借問價幾何,黃金比嵩丘?!?清 曾國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三十萬人,金甲貔貅,死者半之,白骨嵩邱。”
魏野名句,寄唐異山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