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希逢《和不禱》:
艱難險阻謾曾經(jīng),有惠終輸有福人。
邈爾大鈞休致問,澹然方寸自能神。
早知造物難僥倖,何似虛懷任屈伸。
但看四時周復(fù)始,幾曾雪后不回春。
注釋參考
艱難險阻
原作“險阻艱難”。指道路行進中的危險、困難、障礙。亦借指所經(jīng)歷的艱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 晉國 ,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周書·梁御若干惠等傳論》:“ 梁御 等負(fù)將率之材,藴驍鋭之氣,遭逢喪亂,馳騖干戈,艱難險阻備嘗,而功名未立?!薄吨熳诱Z類》卷三十三:“其間須有一路可通,只此便是許多艱難險阻?!?mao{1~1}澤{1*1}東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
成語解釋險阻:危險和障礙。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危險和障礙。艱難險阻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笔褂美淠蠘O考察隊的隊員們,戰(zhàn)勝了各種艱難險阻,終于完成了考察任務(wù)。曾經(jīng)
曾經(jīng) (céngjīng)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fā)生過的,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過” have already 我曾經(jīng)做過小學(xué)教師 我曾經(jīng)到過北京福人
(1).有福的人?!短綇V記》卷三七九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李清》:“﹝ 李清 ﹞又見昨所遇沙門,長跪請……答曰:‘先是福人,當(dāng)易拔濟耳?!薄对贰ね粑┱齻鳌罚骸巴蹂n其母珠絡(luò)帽衣,且曰:‘吾皇家兒婦也,為汝母製衣,汝母真福人也?!?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三)》:“自然,倘是向來沒有受過更奇特而陰毒的暗箭的福人,那當(dāng)然即此一點也要感到痛苦。”
(2).賜福于人。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若無鬼神,豈可不自心慙愧;若有鬼神,將不福人?!?/p>
趙希逢名句,和不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