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紀(jì)事》:
庸賈狗鼠輩,齷齪無(wú)足觀。
少小為博徒,狹斜恣游般。
憑附椒房寵,濫吹於王官。
匿罪而言功,虛聲尚欺謾。
以之致鼎貴,真如沐猴冠。
擅命十五年,肆毒侔蠑蚖。
仁脈為之絕,善類為之殫。
納侮於北鄰,徵盟日囂讙。
兵戈滿四海,天步極艱難。
鄂漢距江淮,列郡多創(chuàng)殘。
人命若菅蒯,聞這心膽寒。
王家急軍食,耕者不得餐。
罪大已難逭,猶思揜其奸。
駕言督諸軍,翱翔向江干。
小器不自量,妄冀於曹瞞。
潛欲移帝室,微辭啟其端。
賢哉夏金吾,直氣生忠肝。
立欲碎其首,無(wú)奈師旅單。
奸謀既已洩,跼蹐方自嘆。
畏誅竟宵遁,鸮鵩鎩羽翰。
逆賊幸屏跡,宗社得再安。
勤王畢云會(huì),圣慮行小寬。
祖宗德澤深,國(guó)體宜無(wú)瘢。
指日恢中原,以盡萬(wàn)國(guó)歡。
注釋參考
逆賊
逆賊 (nìzéi) 叛賊 rebel;renegade;traitor;turncoat 罵逆賊當(dāng)死?!巍?文天祥《指南錄后序》屏跡
見(jiàn)“ 屏跡 ”。
隱跡。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隱居》:“屏蹟邱園,絶蹤仕進(jìn),守其至性,十有五年?!?/p>
亦作“ 屏跡 ”。1.避匿;斂跡。《晉書(shū)·卞壸傳》:“轉(zhuǎn)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權(quán)貴屏跡?!薄侗笔贰ね匕暇吧絺鳌罚骸胺蠲髅C,賊盜屏跡,部?jī)?nèi)大清。”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政體》:“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wú)敢侵欺細(xì)人?!?/p>
(2).猶隱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guó)》:“有一隱士於此池側(cè),結(jié)廬屏跡,博習(xí)伎術(shù),究極神理?!?宋 岳珂 《桯史·尊堯集表》:“ 安石 之屏跡 金陵 ,棄置不召者十載?!?清 趙翼 《六十自述》詩(shī):“十年屏跡臥江村,往事真堪目笑存?!?/p>
宗社
宗社 (zōngshè) 宗廟和社稷,泛指國(guó)家 ancestral temple or shrine of a ruling house;state釋文珦名句,紀(jì)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