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羅點(diǎn)《喜雨望巴羅二山》:
叔元不冠椎兩髽,縈青綰綠如堆鴉。
{上髟下監(jiān)}鬖遠(yuǎn)望毛發(fā)古,日日惟聞餐暮霞。
吾家公遠(yuǎn)更清絕,帶眼不穿衣不結(jié)。
好風(fēng)吹袂任飄搖,夜夜惟聞弄明月。
餐霞弄月固不惡,不道農(nóng)田布龜灼。
令君盛服道民苦,偃然袒裼猶不怍。
敬持此意款浮丘,浮丘乃與令同憂。
急呼風(fēng)馬駕云車,二仙方覺裸裎羞。
旋加冠巾更束帶,一見浮丘望塵拜。
便將兇歲變豐年,談知之間作滂霈。
油云雖出南北峰,開端實(shí)自浮丘翁。
浮丘詩家老仙伯,故知憂國愿年豐。
邦人一飽誰所賜,父應(yīng)詔子兄詔弟。
若還此雨后五日,將見索汝枯魚肆。
注釋參考
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選·郭璞<游仙詩>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李善 注引《列仙傳》:“ 浮丘公 接 王子喬 以上 嵩高山 ?!?唐 李白 《鳳笙篇》:“莫學(xué)吹笙 王子晉 ,一遇 浮丘 斷不還?!?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見寄》詩:“何時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將昇第九天?!?宋 司馬光 《游仙曲》之二:“何時得接 浮丘 袂,滄海橫飛萬餘里?!眳⒁姟?浮丘公 ”。
(2).復(fù)姓。 漢 有 浮丘伯 。見《漢書·儒林傳·申公》。
同憂
(1).一同憂慮;一同憂愁?!兑葜軙ご蠼洹罚骸斑B官集乘,同憂若一?!?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朝無死難之臣,外無同憂之國?!?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蕓叟》詩之二:“賦詩真有助,弔古不同憂?!?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和他一處行,一處歇,戚同憂,喜同悅?!?/p>
(2).謂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憐,同憂者嘆?!?/p>
羅點(diǎn)名句,喜雨望巴羅二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