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少年好遠(yuǎn)游,蕩志隘八荒。
九夷為藩籬,四海環(huán)我堂。
盧生與若士,何足期渺茫。
稍喜海南州,自古無戰(zhàn)場。
奇峰望黎母,何異嵩與邙。
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澤彌此方。
芋魁倘可飽,無肉亦奚傷。
注釋參考
盧生
(1). 秦 時 燕 方士。相傳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藥不獲而遁。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清 感惺 《游俠傳》第二出:“ 齊 與 魯 ,張旗鼓,大聲呼,三輔 楚 。金刀在手武復(fù)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處 盧生 滿懷苦。”
(2).為典實(shí)“黃粱夢”中人物。 郁達(dá)夫 《不知》詩之一:“ 王粲 登樓傷此日, 盧生 逐夢悔當(dāng)年?!眳⒁姟?黃粱夢 ”。
若士
猶其人。語出《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 盧敖 游乎 北海 ,經(jīng)乎 太陰 ,入乎 玄闕 ,至於 蒙穀 之上,見一士焉…… 盧敖 與之語曰:‘……子殆可與 敖 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處矣,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云中?!焙笠蛞浴叭羰俊贝扇?。 唐 唐彥謙 《亂后經(jīng)表兄瓊?cè)A觀舊居》詩:“長憶映碑逢若士,未曾攜杖逐 壺公 ?!?元 顧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東海招若士,西池訪 阿緱 ?!?/p>
何足
猶言哪里值得。《史記·秦本紀(jì)》:“﹝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明 李贄 《復(fù)夏道甫》:“再勤學(xué)數(shù)年便當(dāng)大捷矣,區(qū)區(qū)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fù)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fù)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shí)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p>
渺茫
渺茫 (miǎománg) 時地遠(yuǎn)隔,模糊不清 be distant and indistinct;remote;vague 一別音容兩渺茫?!拙右住堕L恨歌》 煙波遼闊的樣子 vague,vast 扶桑已在渺茫中?!f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蘇軾名句,和陶擬古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圖片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