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吹道曲,云紙寫魚歌
出自元代馬祖?!端腿A山隱之宗陽宮》:
江閣魚龍近,山房霧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無波。
筍籜迎書帶,櫻桃送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換經(jīng)鵝。
養(yǎng)素行編屨,乘閑坐織蓑。
幾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沉銀葉,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絳景出松蘿。
醉憶泉浮乳,幽憐石爛柯。
神君攀綠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頂,尋真入澗阿。
洞簫吹道曲,云紙寫魚歌。
予發(fā)今如此,君心可奈何?高談見明月,為我問娑羅。
注釋參考
洞簫
洞簫 (dòngxiāo) 簫,因不用蠟蜜封底而得名 a vertical bamboo flute道曲
(1).宮調(diào)名。 宋 王溥 《唐會(huì)要·諸樂》:“林鐘宮,時(shí)號(hào)道調(diào)、道曲、垂拱樂、萬國歡?!?/p>
(2). 唐 代教坊曲名。 唐 崔令欽 《<教坊記>序》:“我國家元元之允,未聞頌德, 高宗 乃命樂工 白明逵 造道曲道調(diào)。” 宋 田晝 《華清宮詞》之三:“踠美人兮道曲,悵羽袖兮襳襹。”
云紙
有云狀花紋的紙。 宋 歐陽修 《答李秀才啟》:“溢云紙以摛思,掞春華而發(fā)藻。” 元 馬祖常 《送華山隱之宗陽宮》詩:“洞簫吹道曲,云紙寫魚歌?!?/p>
魚歌
漁人唱的民歌小調(diào)。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武平苕霅二水》:“落日潭上歸,魚歌自相答。”
馬祖常名句,送華山隱之宗陽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