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這僧掩耳偷鈴,云山將錯就錯。
若是碧眼胡兒,別有反身一著。
注釋參考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碧眼胡兒
古代指西、北方少數(shù)民族。 清 末以來,則多指外國人。 張懷奇 《頤和園詞》:“赤眉 米賊 傾畿輔,碧眼胡兒入禁城?!币嗍∽鳌?碧眼胡 ”、“ 碧眼兒 ”。 唐 寒山 《詩》之二四四:“掘得一寳藏,純是水精珠,大有碧眼胡,密擬買將去。” 清 湘靈子 《軒亭冤·演說》:“碧眼兒希望我 zhi{1|1}那 敗。” 鄒韜奮 《萍蹤寄語》八:“海關(guān)上的上級職員,當然是碧眼兒,下級及賣氣力的苦力,當然是當?shù)氐暮谌恕!?許地山 《危巢墜簡·春桃》:“ 春桃 既不是弄潮兒底姊妹,也不是碧眼胡底學(xué)生?!?/p>
反身
反身 (fǎnshēn) 轉(zhuǎn)過身子;轉(zhuǎn)身 (of a person) turn around 她一句話也不說,反身就走釋安永名句,頌古三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忍者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