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軋征車,徊徨去意,只有東風(fēng)識(shí)
出自宋代魏了翁《念奴嬌(叔母生日劉左史光祖以余春時(shí)所與為壽詞韻見貺馥用韻謝之)》:
夢(mèng)中猶記,來時(shí)路、五馬踟躕攢立。
江北城南春澹沲,山鎖一天晴日。
伊軋征車,徊徨去意,只有東風(fēng)識(shí)。
如今還在,誰人伴我浮白。
天外一曲陽春,依然有腳,來到萱堂北。
不是奇情雙照亮,肯寄鱗鴻相覓。
酒引曹醇,歌翻楚調(diào),觸撥歸心急。
醉魂時(shí)繞,鶯花世界風(fēng)物。
注釋參考
伊軋
象聲詞。船槳、輪軸等發(fā)出的聲響。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扣舷歌,聯(lián)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宋 范成大 《夜歸》詩:“竹輿伊軋走長(zhǎng)街,掠面風(fēng)清醉夢(mèng)迴?!?清 黃景仁 《雜詠》:“伊軋面虛壁,中織時(shí)悲辛。” 清 黃景仁 《夜過黑山宿澗溪》詩:“行近覺漁舍,伊軋巨網(wǎng)提?!?/p>
征車
遠(yuǎn)行人乘的車。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別袖拂 洛水 ,征車轉(zhuǎn) 崤陵 ?!?明 文徵明 《馬上口占謝諸送客》詩之九:“立馬雙橋日欲斜,沙塵吹霧暗征車?!?清 錢謙益 《ying{1|1}召赴闕車中言懷》詩之七:“山低落日坡陀影,岸瘠征車轣轆聲。”
徵車:古代征召賢達(dá)使用的車子。 清 方文 《送劉孔安北上》詩:“大云起幽壑,徵車來何遲!” 清 顧景星 《<楝亭詩鈔>序》:“不佞徵車來 長(zhǎng)安 ,晤 子清 如臨風(fēng)玉樹。”
徊徨
徘徊彷徨。形容驚悸不安或心神不定。 蔡邕 《琴操》卷下引 漢 王嬙 《怨曠思惟歌》:“雖得餧食,心有徊徨。”《舊唐書·劉仁軌傳》:“怪望既多,徊徨失據(jù)?!?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揚(yáng)州消息》詩:“晷景倐易流,悲來但徊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生徊徨終夜,危不自安?!?/p>
只有
只有 (zhǐyǒu)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yīng) only 只有依靠群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唯有;僅有 alone 只有他知道內(nèi)情東風(fēng)
東風(fēng) (dōngfēng) 從東方吹來的風(fēng) easterly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咸啤?李煜《虞美人》 春天的風(fēng) spring breeze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shì)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 東風(fēng)吹向天地外,蕩盡人間群魔妖?!短彀查T詩八首》魏了翁名句,念奴嬌(叔母生日劉左史光祖以余春時(shí)所與為壽詞韻見貺馥用韻謝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