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協(xié)《督幾先畫》:
北固江山自有余,不分清景到繩樞。
憑君筆底真三昧,幻出云煙入坐隅。
注釋參考
筆底
猶筆下。 唐 劉禹錫 《答樂天見憶》詩:“筆底心無毒,杯前膽不豩?!?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懂得他們性格中最細(xì)微的部分時(shí),人物才能在作家筆底活起來?!?/p>
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lǐng),真諦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云煙
云煙 (yúnyān) 煙氣和云霧,形容虛無飄遠(yuǎn)的東西或事物 cloud and mist 云煙沸涌?!啤?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于云煙?!鳌?顧炎武《復(fù)庵記》坐隅
座位旁邊。 漢 賈誼 《鵩鳥賦》:“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閑暇?!?唐 杜甫 《北風(fēng)》詩:“隱幾看帆席,云山涌坐隅?!?宋 蘇軾 《鶴嘆》詩:“園中有鶴馴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海忠介撫江南》:“至 萬歷 丙戌, 海 再出為南少宰, 何 以部郎謁 海 ,而置其榻於坐隅?!?/p>
曾協(xié)名句,督幾先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