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會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
出自宋代方回《文公書院新創(chuàng)》:
新堂育士煥榱椽,突起文公故宅邊。
孟子向來推亞圣,鄒人誰不企先賢。
遺書會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
為問杏壇舊鄰里,顏曾以后豈無傳。
注釋參考
遺書
遺書 (yíshū)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書名)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死者臨死前留下的書信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生前沒有留下遺書會萃
同“ 會稡 ”。《宋史·顏復(fù)傳》:“請令禮官會萃古今典范為五禮書?!?明 吳承恩 《元壽頌》:“ 建業(yè) 龍盤,坤靈會萃。” 郁達(dá)夫 《出奔》:“當(dāng)她整理箱籠,會萃物件的當(dāng)中,稍有一點(diǎn)空下來的時(shí)候,腦里就會起這樣的轉(zhuǎn)念。”
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遠(yuǎn)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fēng)流人物?!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yuǎn)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1-1}恩{1~1}來 千古奇聞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聯(lián)、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缺典
(1).指儀制、典禮等有所欠缺。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招師》:“蘭房用度,必是周緻;書院缺典,置之不問。氣象如此,宜乎碩師去而庸師來?!?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吳康齋父》:“﹝ 吳康齋 ﹞將同 陳白沙 、 王新建 崇祀兩廡,偶議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猶以為缺典?!?/p>
(2).猶憾事。 清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一出:“小青娘,聞得你長於詞句,今夜恁般佳景,不賦彩毫,也是缺典。”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四:“ 杭州 死難諸公均入正氣祠,而君獨(dú)未之及,余曰:‘是一缺典也?!?/p>
因循
因循 (yīnxún)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follow;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因循守舊 遲延拖拉 procrastinate 因循坐誤 輕率;隨便 indiscreet 茍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百年
百年 (bǎinián) 指很多年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鳌?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百年大計(jì)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lifetime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方回名句,文公書院新創(chuà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