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出自宋代李廌《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注釋參考
同聲
同聲 (tóngshēng) 發(fā)出聲音的時間相同 simultaneous 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聲相應 眾口一辭;隨聲附合 (speak)at the same time 臺下同聲叫起好來 言語腔調相同 same tone 亦須擇言而發(fā);不與凈、丑同聲?!濉?李漁《閑情偶寄》百憂
種種憂慮?!对姟ね躏L·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此百憂。” 晉 劉琨 《答盧諶書》:“負杖行吟,則百憂俱至,塊然獨坐,則哀憤兩集?!?唐 杜甫 《寄杜位》詩:“近聞寬法離 新州 ,想見懷歸尚百憂。” 宋 歐陽修 《秋聲賦》:“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清 金農(nóng)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詩:“一日百憂生,戚戚獨繭蠶?!?/p>
李廌名句,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