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吳儆《念奴嬌》
延州積慶,到如今千載,芳傳遺緒。世襲簪纓來舊治,依約棠陰如故。百里休聲,三年遺愛,若跡高今古。邑人盡道,郎君福過渠父。州縣豈久徒勞,漢家密令,須作三公去。今入花城稱壽處,他日榮歸禁路。黃貼天有,上尊名酒,押賜傳天語。朱顏綠鬢,腰黃綢蹙金縷。
注釋參考
世襲
世襲 (shìxí) 指帝位、爵位、領(lǐng)地等世代承襲 hereditary 世襲財(cái)產(chǎn)簪纓
簪纓 (zānyīng) 古代達(dá)官貴人的冠飾。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 hat and ornaments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舊治
從前或原來所管轄的地區(qū)。 清 李漁 《比目魚·假神》:“他既然選在 汀州 ,就是我們的舊治了?!?/p>
依約
(1).依據(jù);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jǐn)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p>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fēng)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p>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jiān)?《山谷風(fēng)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gè)時(shí)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huì)。”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yuǎn),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p>
棠陰
(1).棠樹樹蔭。 唐 戴叔倫 《撫州對(duì)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石壁轉(zhuǎn)棠陰, 鄱陽 寄茅室?!?/p>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南朝 梁簡文帝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 唐 劉長卿 《馀干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作》詩:“幸容棲託分,猶戀舊棠陰?!?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舘,爛目閲四庫?!?清 錢謙益 《南京吏部驗(yàn)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 陳 汝 之間,尸祝在 黃 韓 之后?!眳⒁姟?棠樹 ”。
(3).《淮南子·覽冥訓(xùn)》:“日入 落棠 。” 高誘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焙笠蛞浴疤年帯敝腹怅??!段倪x·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凡我僚舊,均哀共戚。怨天德之無厚,痛棠陰之不留?!?呂向 注:“言其光陰不復(fù)留也。”
如故
如故 (rúgù) 同過去一樣 as before 使擊柝如故?!顿Y治通鑒·唐紀(jì)》 室內(nèi)擺設(shè)如故 如同老朋友 like old friends 你大哥是個(gè)爽快人,咱們既然一見如故,應(yīng)該要借杯酒敘敘,又何必推辭呢?!濉?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吳儆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