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嵲《夷陵》:
吳蜀相持地,江山真險(xiǎn)固。
昔聞焚夷陵,今茲但遺堵。
山遠(yuǎn)欲連天,江寬疑浸樹。
左顧渚宮涂,右眺襄陽路。
野迥無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鄉(xiāng)井,愴愴悲墳?zāi)埂?br>月淡江風(fēng)寒,云深楚山暮。
佇立小踟躕,蒼蒼歸鳥去。
注釋參考
佇立
佇立 (zhùlì) 久立,長(zhǎng)時(shí)間地站著 stand for a long while踟躕
踟躕 (chíchú)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hesitate;waver 搔首踟躕。——《詩(shī)·邶風(fēng)·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踟躕不知所措 也作“踟躇”蒼蒼
蒼蒼 (cāngcāng) 灰白色的 ashy;pale;grey 兩鬢蒼蒼十指黑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yuǎn)的 be vast and hazy 天蒼蒼,地茫茫 茂盛,眾多的樣子 flourishing 蒹葭蒼蒼?!对?shī)·秦風(fēng)·蒹葭》張嵲名句,夷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