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出自宋朝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
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
荊楚路,吾能說。
要新詩準(zhǔn)備,廬山山色。
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注釋參考
赤壁磯
見“ 赤鼻磯 ”。
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fēng)流人物?!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1-1}恩{1~1}來 千古奇聞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聯(lián)、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蹲髠鳌こ晒拍辍罚骸扒?,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p>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p>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想是櫻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 徐復(fù)祚 《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眳⒁姟?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復(fù)姓。 春秋 時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三更
三更 (sāngēng)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midnight辛棄疾名句,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